李世民是一个相当有手腕的帝王,他在父亲李渊攻下来天下的时候立下了汗马功劳,最主要的军功是他所立,带领部下,攻城掠地,从山西打到了长江流域。横扫了所有的势力,李世民是一个具有统帅才能的将军,天下诸侯被消灭、大唐能够建立,都是在于他这位二公子多年所为。他在后来和太子李建成争天下的时候,更是表现出了杀伐果断的决心和智计无双的计谋,玄武门之变成功的除尽太子一党,后来登上了皇位,小为唐太宗。
而徐茂公是瓦岗寨上的一个首领,起初为翟让效力,担负着三把手的作用,其后就是瓦岗寨内乱,实力大不如前,归降到了李世民的手下。徐茂公在为李世民效力的时候,瓦岗寨的兄弟们为李世民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功臣,为何会让李世民竟有了想要杀之的冲动呢?
(相关资料图)
李家出手,瓦岗难守
首先,李世民本人是一个英勇善战的统帅,他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我们来看一下徐茂公的来历,以及徐茂公和李世民的结识与交往吧!
当初在李家刚加入攻打天下的时候,李世民就能敏锐地感觉到出手的时机,不像是其父唐高祖刘渊有些犹豫不决。在李世民向父亲几次请求出战后,李家终于高举义旗,加入了天下诸侯的混战中。李世民能够那么快就平定天下,离不开瓦岗寨的支持。瓦岗寨势力的一把手,演义中写成了秦琼,实则是徐茂公。起初翟让是瓦岗山的当家人,后来翟让把位子给了李密,没想到李密竟然借宴请翟让,将其杀死。同坐的单雄信和徐茂公都归降了李密,李密见二人能力出众,仍旧留在了身边。后来李密被杀,单雄信被李世民所杀,就剩下了个徐世绩。徐茂公就是能够统帅瓦岗众将领的唯一首领了,归降李世民后,他们一起为秦王效力。可是为何李世民在去世前,会为徐茂公设局呢?竟然险些将其杀死!
李世民和徐茂公,他们是后来才相识的,并非是在李家一打算争夺天下,徐茂公就率领着部下为其卖命,甚至是徐茂公还曾是一支不俗势力的三把手,更是瓦岗寨后期的掌舵人。这样说来,徐茂公和李世民在之前的交集就是互相打仗的交集了,都是为了争天下,彼此是竞争对手,这么说来,李世民也确实有着杀死徐茂公的理由了。可问题是,当时李世民已经开创了贞观之治,朝局也早就稳定了数十年了,他还有设局杀徐茂公的必要吗?
明君糊涂,借口杀人
李世民所代表的李家,用势力不断地壮大解释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还留下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俗语。但从贤明与政绩上说,李世民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君王。但他尽管是称职的,可是李世民又有着哪些缺陷呢?
早在李世民开创下贞观之治的时候,坊间就流行着“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的传言,有一个名叫李君羡的人,乳名叫做五娘,则是被李世民处死了。实则真正的“五娘”正在后宫里和他的儿子李治交往密切,这个女人就是武则天,是她把大唐搞得乌烟瘴气,威胁了李家的天下。是否可以看出李世民虽是一代明君,却也有粗暴糊涂的时候啊!单凭一句流言,就将一个人给处死了,这就是典型的猜忌冤枉了,为什么李世民在这里会做出这样的糊涂事呢?这是因为可能是他不想自家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别人吧!帝王皇家,本就对天下江山不属于自己了讳莫如深。
从上面的故事中可看出,李世民贵为一代贤君,他也有糊涂的时候,因为一句不知真假的流言,就剥夺了一个人的生命。这一次,轮到了徐茂公,这一位昔日跟随他征战天下、治理天下的功臣,甚至差一点也因为流言、谗言被他误杀。
遭人陷害,李靖相助
徐茂公名叫徐世绩,被唐高祖李渊赏赐国姓:李,又被叫做李绩。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徐茂公的地位不一般,功绩无量。
其实,李世民和徐茂公的交情不浅,徐茂公有次病重。需要药引子“龙须”,烧成灰配以其他药物服用。李世民就割下了自己的胡须让其服用!虽是迷信的说法,但也能看出李世民相当重视这位功臣的。为何李世民在死前,要布一个局给徐茂公呢?这件事情发生的经过就是李世民听从了长孙无忌的谗言,将相国长孙无忌的话深深记在了心里,幸好李世民善于听从诤言,找人商量。他和李靖在商讨这一件事,眼下自己就快去世了。听长孙无忌说了徐茂公,自己竟是有些担心太子刚即位后不能够掌控国政。李靖就说,陛下可以先把徐茂公调出京城,贬为地方官,等到太子上位后,再让太子把他调回京城,这样徐茂公势必会感激太子的大恩大德,定会尽心辅佐了!
李世民听了这些,感觉这个做法可行,等到了李世民真正实施起来的时候,却又是加上了若是徐茂公不知感恩,自命不凡,便可以让太子将其除去。李世民下达的这些命令里,也时刻隐藏着对徐茂公的不放心,这些话语中令人不寒而栗!
小结
李世民幸好最后采取了李靖的计谋,李靖此举,明显就是在救助徐茂公了,而李世民有意将徐茂公想要除之而后快,留下了李靖也不知道的后手。身正不怕影子斜,李靖敢为徐茂公说话,就是因为李靖为大唐忠心耿耿,为徐茂公说话,徐茂公也是忠义两全之人。
像这样,权臣之间的争斗而被误杀或者是陷害的忠臣不在少数,徐茂公幸得有人相助,若是不然,很有可能落个为臣子不忠的名号,最后未必能够善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