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两周消耗了近6000亿美元的债务,债务总额已经超过32万亿美元。尽管如此,美国多名高级官员计划在7月份访华,这表明美国对中国有所求,但耶伦对华态度强硬,公开表示不允许中国向世行贷款。美国明明有对中国的求援,却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中国将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资料图】
美国再度发行美债,希望中国购买?
目前,美国政府正在持续发行美债!在短短两周内,美国的债务已经快要达到32万亿美元的规模。
今年6月,美国解决了债务上限问题,并将债务上限延长到2025年。然而,问题解决后,美国又开始大量发行国债。
在6月初,美国面临债务危机,财政状况非常紧张,国内只有3070多亿美元的储备资金。耶伦提出,如果不提高债务上限,美国的财政资金就会耗尽。当时,美联储表示需要筹备60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
目前,美国的债务上限已经从31.4万亿美元上升到了32万亿美元,并且正在迈向33万亿。这表明在6月份,美国发行了近7000亿美元的国债。
通常情况下,美国每年发行的债务量大约在两万亿美元左右,这也说明美国每年需要向各大经济体借入约两万亿美元的资金来填补财政缺口。
然而,现在美国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消耗了全年的1/3,对于下半年的支出能否维持仍存在问题。
目前,美国的债务已经超过32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位美国公民每年负债9.6万美元,即使每个人不吃不喝也无法偿还。
美国已经努力缩减财政支出,但是各种社会福利和军费开支等需要大量资金。美国只能不断透支信用来赚钱,这也会加剧美债的恶化。
显然,美国刺激经济的方式已经转变为金融游戏,这必然会导致实
体经济的空心化,扩大进口,加大贸易逆差。因此,拜登政府一直在努力让制造业回流。
美国只能把目光投向国外,希望其他经济体能够帮助美国走出困境。因此,中国成为主要合作对象,在经贸问题上,美国离不开中国。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可以缓解美国的困境。
耶伦或将访华
布林肯不久前访问了中国,而美国财长耶伦有望在7月份访华。耶伦本人也表达了访华的意愿。
耶伦承认两国之间存在分歧,并表示希望与中国建立联系并消除误会。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耶伦多次表达了访华的意愿。
美国政界一再传出访华的消息,布林肯的访问消息直到6月份才得以成行,而耶伦的访问计划也多次被搁置。
在采访中,耶伦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访华时间,美国方面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与此同时,拜登政府正在推行对华遏制政策,宣布将在7月份加强对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方面的对华监督。
因此,在当前的中美关系下,耶伦若访华并谈判将面临重重困难。然而,目前美国最担心的问题仍然是金融、经济和财政方面的一系列危机。
当前美债即将突破32万亿,如果没有人购买美债,后果将非常严重,美国可能会再次面临银行业危机。
因此,美国不得不求助于中国来缓解当前的压力。然而,耶伦的态度过于强硬,多次改变对华立场。
在美国缓解财政紧张问题后,耶伦态度突变,甚至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名单”。然而,从本质上看,美联储多次加息本身就是在操纵汇率,这明显是对中国的诋毁。
同时,在布林肯访华之前,耶伦多次强调不应与中国脱钩,但又改变态度表示中国没有资格向世界银行贷款,这完全是将世界银行当成美国自己的银行。
作为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表这样的不当言论,完全显示出美国的霸道主义,也是对国际秩序的不尊重。
中国对此作出了回应,世界银行并非美国的独有,美国不应展示多边金融的霸权主义思想。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积极履行在多边金融机构的责任,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耶伦的言论完全没有道理可言。
我国将如何回应?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和广阔的市场是美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关于美债问题,中国是否购买完全取决于美国的诚意和当前中美关系。
美国财长耶伦此前也表达了希望中国购买美债的意愿,并表示这不仅仅是为了帮助美国,而是希望与中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然而,根据美国多次改变立场的情况,美国一方面求和,一方面打压,让中国失去了对美国政客的信心。
中国外企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已经冲破了美国宣扬的“脱钩”理论。中国强大的产业链和美国的高科技技术和金融能力将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大利益。
因此,中美关系需要转变为“共赢”的思维方式,通过行动证明双方的诚意。
标签: